1.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以追求个人利益大化为目的并积极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 )
2.麦格雷戈在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超Y理论。( )
3.赫茨伯格在双因素理论中提出保健因素能消除不满意,激励因素则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关键。( )
4.成就需要理论过于强调个体高层次需要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满足个体低层次需要的意义。( )
5.期望理论的涵盖面太广,内涵比较笼统,忽略了对个体行为意志的考虑,故其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
6.处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7.为了激发员工内在的积极性,一项工作最好授予( )。
A.能力远远高于任务要求的人
B.能力远远低于要求的人
C.能力略高于任务要求的人
D.能力略低于任务要求的人
8. 从期望理论中,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是( )。
A.目标效价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
B.期望概率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
C.存在着负效价,应引起领导者注意
D.应把目标效价和期望概率进行优化组合
9. 下列关于强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先提出的
B.所谓正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
C.连续的、固定的正强化能够使每一次强化都起到较大的效果
D.该理论过于强调对人的行为的限制和控制,而忽视了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和状态
10. 中国企业引人奖金机制的目的是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但到目前,许多企业的奖金已经成为工资的一部分,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这说明( )。
A.双因素理论在中国不怎么适用
B.保健和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
C.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是管理者的重要责任
D.将奖金设计成为激励因素本身就是错误的
11. 某企业对生产车间的工作条件进行了改善,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职工的(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12. 公司好几个青年大学生在讨论明年报考MBA的事情。大家最关心的是英语考试的难度,据说明年将会有很大提高。请根据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判断以下四人中谁向公司提出报考的可能性最大?( )。
A.小郑大学学的是日语,两年前来公司后,才开始跟着电视台初级班业余学了些英语
B.小齐英语不错,本科就学管理但他妻子年底就要分娩,家中又无老人可依靠
C.小吴被公认为“高才生”,英语棒,数学强,知识面广,渴望深造,又无家庭负担
D.小冯自信MBA联考每门过关绝对没问题,但认为公司里想报考的人太多,领导最多只能批准1人,而自己与领导关系平平,肯定没希望获得领导批准
13. 某企业规定员工上班迟到一次,扣发当月50%的奖金,自此规定出台之后,员工迟到现象基本消除,这是( )的强化方式。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忽视
14. 某商场决定进行工资改革,售货员的工资由原来的固定工资改为按其所完成的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工资,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效果。这项改革利用了( )。
A.双因素理论
B.期望理论
C.公平理论
D.强化理论
15.商鞅在秦国推行改革,他在城门外立了一根木棍,声称有将木棍从南门移到北门的,奖励500金,但没有人去尝试。根据期望理论,这是由于( )。
A.居民对完成要求的期望很低
B.500金的效价太低
C.居民对得到报酬的期望很低
D.枪打出头鸟,大家都不敢尝试
16. 麦格雷戈提出了人性假设理论中重要的X与Y理论的概念。找出下列属于Y理论的假设前提:( )。
A.人天生讨厌工作
B.人喜欢被命令
C.人不抱有野心
D.多数人具有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18. 以下属于X理论主要观点的是( )。
A.人并不是懒惰的
B.人们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
C.大多数人在惩罚下才努力工作
D.少数胸无大志,害怕困难
17梅婷今年26岁,是某电脑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其思路敏锐,干劲十足,不久前刚获得某名牌大学硕士学位,目前工资待遇相当高。假如你是张莉的主管,你认为以下哪一种激励方式最能增进她的工作绩效?( )
A.采取以个人工作绩效为考核依据的奖励制度
B.减少对她的监督,使她有更多的决策和行动自由.
C.对她的成绩给予公开表扬
D.提高她地位的象征,例如更豪华的办公室,新的头衔,专用秘书等